從木業作坊到生態家居產業集群,江蘇邳州實現高質量發展
生態家居產業是邳州主導產業之一,目前已集聚了一批國內一線品牌。從最初的板材粗加工,到發展成為集聚生態板材生產、品牌家具制造、生態家居研發等完整產業鏈,歷經30多年的發展,邳州生態家居產業實現了從“一塊板”到“一塊板的家居”的華麗變身。
機器人“上崗搬磚”賦能產業發展的實踐與探索
近日,記者在江蘇德魯尼智能家居有限公司的板材生產車間內看到,冷壓、熱壓、裁邊等自動化生產線正在有序運轉,一塊塊板材陸續下線、打包、準備銷售。
面對復雜多變的市場環境,近年來,德魯尼通過轉型和創新,不斷尋求發展新方向,建設面積為9萬平方米的智能制造基地,引進智能制造工業4.0生產線、生態生產線及智能倉儲系統,實現從原材料制造到家居展覽展示的產業鏈閉環發展。
江蘇德魯尼智能家居有限公司董事長 韓勇
我們的發展理念是“降本、提質、增效”,通過這種方式,提高產品質量,提升性價比,讓更多消費者喜歡我們的產品。
在自動化技術加持下,目前,該企業用工數量減少30%、生產產能提高25%、生產成本降低16%。生產方式的轉變,帶來的是企業核心競爭力的不斷增強。
如今,通過數字賦能,公司訂單交期縮短20%,其產品也由單一的板材轉變為板材和家具。韓勇介紹,今年企業的銷售增長20%,總銷售額為15億元左右。
轉型不轉行只有落后的企業沒有落后的產業在企業生產車間,記者看到,機械臂來回作業,工人通過操作智能化設備就能完成相關生產流程操作。眼前壯觀的生產場景與最初勞動密集型生產車間的“忙碌、雜亂”,形成了鮮明對比?!?980年以來,官湖鎮作為全國著名的原木材料集散地,全鎮大大小小的木業作坊靠著售賣原木材料為生,德魯尼就是其中一員,只是一家賣原木、賣板皮子的小作坊,如今大不同了?!表n勇向記者介紹。
江蘇德魯尼智能家居有限公司董事長 韓勇
當時我們不滿足現狀,到了上世紀90年代,我們開始轉型加工模板,也就是俗稱的膠合板,小作坊升級為公司,但企業發展還具有局限性。
然而好景不長,由于膠合板工藝簡單,市場同質化嚴重,膠合板市場不再景氣。如何提升產品競爭力、研制新產品,成為德魯尼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。在地方政府及相關部門的幫助下,德魯尼開始了板材生產工藝的革新。
官湖鎮經濟發展辦公室主任 徐偉
當時,面對產品層次低、附加值逐漸下降的現狀,一些有遠見的企業家,主動與南林、北林等林業大學開展合作,走綠色環保發展路子;同時,加強研發創新,提升膠合板性能,從單一的建筑模板向家具模板、異形板材等板材拓展。
轉型的成功,為很多企業打開了一扇新的發展之門。從2000年到2008年,官湖鎮板材企業迎來蓬勃發展的“黃金”時光。
然而在2008年以后,官湖鎮生產膠合板的公司和作坊越來越多,最高峰時有一兩千家,加上膠合板生產在其他地方也相繼發展起來,企業利潤開始逐漸下滑。在這種背景下,不少企業盲目轉型,弱化甚至放棄了原有的主業,在轉型過程中陷入困境。幸運的是,像德魯尼這樣一批企業沒有選擇盲目跟風,而是靜下心來,在板材產業內“深耕”下去。
江蘇德魯尼智能家居有限公司董事長 韓勇
這么多年,我們一直堅持在板材和家居領域深耕,在產業上做減法、在產品上做加法,瞄準目標,專業專注,堅定前行。實踐證明,市場也給予了我們廣闊的發展天地。
家門口完成產品檢測為企業發展提供技術支撐
為了讓眾多企業“輕裝上陣”,2009年,經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局批準,邳州成立了國家木制家具及人造板質量監督檢驗中心。該中心的設立,讓邳州木制品企業告別了遠赴外地進行產品檢測的歷史,在家門口即可完成相關檢測。與此同時,該中心積極開展木制家具、人造板、林產品等新工藝、新技術、新設備的科研、開發和推廣以及檢驗方法的研究,參與木制家具及人造板產品國家標準、國際標準的制修訂,為企業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撐。
打造家居產業集群為鎮區發展凝聚“硬核”動能
機會永遠青睞有準備的人。趁著京津冀地區產業轉型之機,2015年,官湖鎮搶抓機遇,與京派聯盟等24家企業簽訂落戶協議,闥闥木門、富海裝飾、皇家現代等知名企業陸續入駐園區,擴充了園區產業能級,為園區企業發展注入新動能。
官湖鎮經濟發展辦公室主任 徐偉
龍頭企業的入駐,進一步延長了生態家居產業鏈,拓展了發展空間,給本地企業指明道路和方向,推動了本地板材產業發展。
截至目前,全市規模以上板材家具工業企業139家,年產值84.65億元,吸納本地和外省市勞動力20多萬人就業,人均工資性收入超過6萬元/年。
未來,邳州將繼續把生態家居產業作為工業經濟發展的“強引擎”,牢牢鎖定“行業前三、主板上市、科技智能”等龍頭型旗艦型企業,在新產業、新模式、新高度、新標桿上持續發力,探索家居產業新平臺、新材料、新技術,繪就特色支柱產業新藍圖,為邳州高質量發展提供源源動力。
經歷了漫長的探索發展,生態家居產業由園區化、集群化、生態化逐步向智能化轉型,呈現出蓬勃發展的良好態勢。一項項成果,一個個數據見證著這座城市向上攀登的決心和信心。
免責聲明:凡注明稿件來源的內容均為轉載稿或由企業用戶注冊發布,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的目的;如轉載稿和圖片涉及版權問題,請作者聯系我們刪除,同時對于用戶評論等信息,本網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。
責編:方芬